索引號 | 001008003010011/2020-90414 | ||
組配分類 | 規范性文件 | 發布機構 | 文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0-12-31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統一編號 | CWCD10-2020-0001 | 文號 | 文民〔2020〕145號 |
有效性 | 有效 |
為進一步貫徹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民政部等9部委《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民政部等16個部門《關于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大力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制定方案如下:
一、總體目標
為進一步深化節地生態葬法改革,堅持保障群眾基本安葬需求,節約社會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弘揚先進的殯葬理念和殯葬文化。推行“舊墳一穴多葬”模式,鞏固和提升青山白化治理成果,使安葬活動更好的與保護資源環境協調推進,走出一條具有文成特色的安葬方式改革之路。
二、工作原則
(一)堅持禁新改舊紅線。要依托現有登記在冊且符合規定的壽墳進行登記改造。嚴厲禁止將新建私墓列入改造范圍。
(二)堅持節地生態優先。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尊重和保護自然生態優先理念,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推進“舊墳一穴多葬”工作。
(三)堅持自愿注重引導。尊重、引導、發揮好當地安葬習俗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積極作用,通過宣傳引導、政策激勵,引導人們更加自覺接受節地生態葬法改革安葬方式。
三、改造標準
舊墳一穴多葬是指按照“覆土深埋,全面綠化、自然生態”的要求,將原只安放一例骨灰的壽穴(單穴),改造成至少可容納兩例以上骨灰安放格位。
“覆土深埋,全面綠化、自然生態”即:在墳背、墳圈等硬化部分用土覆蓋至30厘米以上,種上植被,通過改造和整體綠化后,墳墓與周邊自然環境相成一體。
四、激勵政策
凡在2024年1月22日以前,實行舊墳一穴多葬登記改造經驗收合格的,自入葬第二例骨灰起每例給予2000元。以上資金由鄉鎮人民政府先行發放,縣財政每半年核算撥付一次。
五、辦理規程
(一)凡符合條件的,墳主攜帶身份證原件、壽墳整體照片到所在地村(社區)填報《舊墳一穴多葬改造申請表》。
(二)村(社區)收到申請后,進行核實,簽署核實意見,上報所在鄉鎮政府審批。鄉鎮政府依托《殯葬信息管理系統》登記在冊的私墓進行比對核實,并簽署審批意見。
(三)屬地鄉鎮政府要組織竣工驗收,經驗收合格的報殯葬管理部門登記備案。
六、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做好“一穴多葬”推廣工作,對保護資源、節約殯葬用地,推動殯葬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各鄉鎮、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將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健全工作機制,落實相關保障措施,充分發揮政策的激勵作用,引導廣大群眾主動接受殯葬新理念,促進節約社會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推進我縣節地生態葬法改革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二)強化宣傳引導。要深入開展節地生態安葬的重要意義及推廣舊墳一穴多葬的政策進行宣傳解讀;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傳播手段,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及時報道先進典型、曝光反面,引導樹立厚養薄葬、文明節儉、節地生態、移風易俗的殯葬新風尚。要圍繞推進節地生態安葬改革目標,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
(三)加強協同推進?!耙谎ǘ嘣帷惫ぷ魇枪澕s社會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和改善民生,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各單位之間要加強溝通、協同合作,縣民政局要發揮牽頭作用,強化綜合協調;縣財政局要落實好資金保障;各相關職能部門要立足職能、協同推進;各鄉鎮要落實屬地管理主體責任,負責做好本地區域的組織協調、實施推進等工作。
本通知自2021年1月22日起施行,國家、省市另有規定的,按國家、省市的規定執行。
文成縣民政局 文成縣財政局
2020年12月18日
抄送:市民政局、縣委辦、縣人大辦、縣府辦、縣政協辦、 金一玲副縣長。
文成縣民政局辦公室 2020年12月18日印發